絮絮叨叨

My Photo
Name:
Location: New York, United States

Friday, March 24, 2006

发信人: irix (沙), 信区: Shanghai
标 题: 卡卡出门记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Apr 8 23:18:50 2002), 转信

卡卡住在一个小塑料房子里,有吃,有喝,有玩(转轮和几个纸头玩具)。
可是每天卡卡吃完了它的早饭(就是我的晚饭时间)就站在那里趴在
塑料墙壁上往外看。。。。。。听说不出来玩的hammy是要得忧郁症的,
我只能把它抓起来,看它满屋子乱跑。还得瞅着,爬它跑那个角落里
找不到了。。。。。。。今天欧忽然想起来墙壁上有一个窗口是
可以旋开的。就拧开了。小卡卡开始还没觉得,谁叫它是个小近视眼呢。。。
我拿了块cheese在窗口逗它。它小鼻子一吸一吸的跑来了。嗯,发现了
这个窗口。小脑袋伸出去谨慎的左看右看。过了一会儿,慢慢的爬出来了。
奇怪的是,它今天不象往常一样到处跑,而是在自己的房子旁边溜达,
估计是还有点迷惑吧。。。。。。过了十分钟,小家伙居然企图往
家里爬。还太矮了点。我帮它垫上本书,它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我琢磨了半天,忽然明白了。今天是它自己出门的,有责任认好
回家的路,不象平时,既然是被抓出来的自然可以等我把它抓回
家去。。。。。。今天又想出了个主意。给它的一面墙外贴上了
快玻璃。xixi. 不知道它会不会懂得这是啥事。

发信人: irix (沙), 信区: Shanghai
标 题: 夏威夷游记 7 (完)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Apr 8 18:20:28 2002), 转信


Day 7

今天是彻底的自由活动。本来是定的加两天的,因为飞机票定不上
只能改成一天了。听说车子很好租以至于很多车子又被运回美国大
陆了,可我把一本黄页里的租车电话全打了一遍,还是啥都没有,
估计是圣诞节的原因吧。最后只能改变计划玩近一点的地方。研究
了一番决定早上去毛伊海洋馆(Maui Ocean Center),下午订了一个
去摩罗开埃岛浮潜的航船。

没想到早上倾盆大雨。海洋馆和马阿拉亚(Ma'alaea)码头很近,都
在毛伊的正西面,从我们的旅馆过去要穿过两座大山之间的山谷,
估计风也都往山谷里走吧,坐在计程车里暴雨打在车窗上劈里啪啦
什么都看不见。我都有点暗自庆幸,要是我们自己开车碰到这样的
天气,还真有点玄。我又不由地担心这样的天气下午的出海能不能成行。

琢磨间海洋馆就到了。这个海洋馆不大,但很精致。我们反正有的是
时间,每个人租了一套耳机慢慢的逛。展览的主要是夏威夷海域的
热带鱼,展厅根据海水深浅变化,从珊瑚礁里的斑斓鱼群到终年不
见阳光的灰灰或荧光的鱼。我新认识了很多鱼,为下午的浮潜打了
个很好的基础。比较有特色的一类叫扳机鱼(trigger fish),长的扁
扁的,侧面看是个锥形,游的非常的快。夏威夷的州鱼就是这里特
产的一种珊瑚礁扳机鱼(reef trigger fish),亮黄色的鱼身上有一
道黑色的条纹,非常的漂亮。它在夏威夷土话叫humuhumunukunukuapua'a。
够长吧。夏威夷的词都是很带描述性的,很容易就变得很长,但虽然
罗嗦要是听懂了也就明白这东西长的什么样子了,信息量不小。夏威
夷土话还有个特点就是辅音很少,只有七个,五个元音倒是一个不缺,
可能是他们经常远远的交谈,容易混淆的音都省了。

海洋馆里还有一个巨大的水池,无数的五彩缤纷的鱼亚。正碰到喂鱼
的时候,两个潜水员就提着篮子在水池里喂鱼。特别逗的是一条老鹰
鳐鱼(eagle ray),就是那种扁扁的风筝似的嘴巴老象是在微笑的鱼。
那条鱼特别懒,老是跟着一个潜水员,要他直接把贝壳放进它的嘴巴
才罢休。这个海洋馆还有比较详尽的关于座头鲸的解释,大多是那种
互动式的游戏,我也都玩了一玩。:)

从博物馆出来,欣喜的发现雨已经停了,远处的天空已经看的见蓝天
白云。走到码头也就十几分钟的样子,港口里空荡荡的,大多数船估
计早上还是顶了风雨出去了。我们也闲着无事,预定航班的小姐再三
嘱咐我们要吃船上的烤肉汉堡做午餐。我们也不知道船上有没有换衣
服的地方,就先把泳装换了,外面套着T恤,坐在海边看风景。(后来
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船上倒有俩厕所,但是地板上到处是吐过
的痕迹,#$&^%(*@,而且船上实在颠得利害,站都站不住。)渐渐地
看见有船往港口开来。有不少是捕鱼的船,船上的人兴奋地举着一尾
尾的鱼,看的我们好生羡慕。终于我们的船也在望远镜里出现了,
四季风二号(Four Winds II)。可是船开近了发现大多数人无精打采的,
我们后来才知道八成是晕船晕的。只有几个水手很精神的忙这忙那,
看上去特别帅。

船有三层,最下面一层有一间房间的底是玻璃的,可以让小小孩坐在
那里看水下的鱼。我们早就看好地形,一上船就蹿到了顶层的船头。
天还是有点黑压压的,但是远处朦胧可以看见我们的目的地,摩罗开尼
(Molokini)岛。Molokini是个死火山口,年代久了,背对太平洋的一面
蹋了,在地图上看就是一轮新月,月缺正对着毛伊岛。火山口里的结构
和一般海滩很不一样。从边缘就一下子深到十几米,但又没有Molokini
所处的海域那么深,珊瑚礁繁密,鱼类积聚。整个火山口里的海水受外
面的干扰很小,常年风平浪静,可见度很高,是难得的潜水
(scuba diving)和浮潜(snorkeling)的好去处。船一出港口就颠簸起来。
浪有一两米高的样子,再加上船不大,晃悠晃悠地很利害,那频率实在
是让人受不了,不一会儿就把我们赶下来了。:( 可怜还有个几个月的小孩
哇哇哇的哭,妈妈怎么哄都不行。

但是远方Molokini上的天空好象慢慢亮了起来,还有点蓝色,看着就满怀
希望的高兴。果然,半小时后我们到达Molokini的时候天完全晴了。我们
赶忙换上了潜水服,带上浮潜用的面具,穿上蹼,就下水了。浮潜很简单,
只要带一个面具,嘴巴咬着一根一尺来长的通气管,人就浮在水面上游来
游去,脸伸在水面下,靠通气管呼吸。因为不用换气,再加上浮板和浮力
腰带就算是不会游泳的人也能轻轻松松玩浮潜的,算是老少皆宜的活动。
我稍微游离了船一点,把头往下一塞,天哪,二十米的水清澈透明,最底
下的珊瑚礁的细节都看的清清楚楚,一条条鲜黄色的小米粒蝴蝶鱼
(Milletseed Butterflyfish)在珊瑚礁里穿梭。水里到处都是鱼,最多的
是一种黑色扳机鱼(Black Triggerfish),鳍的边缘带着白线,百来条
在浅水游成一群。浅水还有很多体形更大的鱼,比如说银灰色的Bluefin
Trevally,长的倒有点象河里的草鱼。在水下折射率高,看距离的感觉就
不准。好几次我都觉得鱼近得能碰着了,伸出手欣欣然地去碰它,只见眼
前的手特别短,就差那么一丁点。:)

一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上了船发现还真有点累,胃口也来了,啃着
个汉堡包看着Molokini又慢慢地在视野里变小。很快我们的注意力又被鲸
鱼的踪迹吸引了。来的时候有人就看到了鲸鱼,可惜那个时候我们在舱里
坐着,现在海平静了很多,大家都守在船舷旁向各处张望。突然船长在喇
叭里喊,“三点种”,呼啦一下大家都聚到右舷去,只见远处有一道水柱
从海里喷出,很快就没了痕踪。直到最后也没看清鲸鱼的面目,海龟倒是
不少,一个个轮流把脑袋从海里伸出来换气,象偷看我们似的。


--

发信人: irix (沙), 信区: Shanghai
标 题: 夏威夷游记 6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Apr 8 18:19:54 2002), 转信

Day 6

又是一大早起来赶飞机。这次我们要飞往Mau'i(毛伊岛)。
和美国朋友说起圣诞要去夏威夷,他们马上就赞叹不已,
"夏威夷是天堂亚。" 而毛伊又是天堂中的天堂岛。

Mau'i的原意是溪谷之岛。因为岛上大部分地区已经是上
百万年的死火山,现在已经被郁郁的森林所覆盖。咦嗷谷
(I'ao valley)就是这样一个山谷。两旁清峻的山峰上挂
着细细的瀑布,谷底溪流清澈而欢快地流着,风光秀丽的
很,早就脱去了火山的粗糙味,倒让我怀念起国内的风光来。

毛伊岛的植物园也不错。不大却精致,有很多从没看见过的
热带植物,象一尺多长毛豆状的豆荚,一人高菠萝状的棕榈
植物,还有榨油用的棕榈果红通通的惹人喜爱。园中有条小
河穿过,些许闲散的鸭子和小鱼,颇得夏威夷人常说的shagi
shagi(放轻松)的神韵。

中午吃了一顿越南牛肉面,我们来到了Kapulua海滩。这海滩
很小,弯月状,去年被旅游者杂志(traveler)评为世界第一,
以水面平静如玉著称。Maui的西北侧正对着Molokai(夏威夷第
五大岛)和Lanai(第六大岛),整个水域水浅而平静,是鲸鱼
海龟和潜水爱好者的天堂。不过我们时间赶的巧,今天有大风
警报,我们就看见了Kapulua不平静的一面。浪花翻滚,打在
靠外的岩石上,颇有气势。海湾里也是波涛起伏,冲浪一定很
爽,游起来也一定很累。可海水还是碧蓝碧蓝的特别漂亮,可
以想象水面平静的时候它的风采。我们在海滩边坐了好一会儿,
因为我的脚趾的问题,不能下水,就听得风虎虎的吹在海边的
椰子树上,看着远处Molokai映着湛蓝的天,也很惬意。

Maui的西面有个历史悠久的小镇,Lahaina。因为有一股太平洋
暖流从阿拉斯加常年流到夏威夷,每年都有无数的hunchback
whale(背上有很多突起的那种鲸鱼)从阿拉斯加千里迢迢游来产
子。Maui西面这个三岛围着的大海湾风平浪静,更是鲸鱼们的首
选之处。百年前Lahaina就是世界捕鲸之都,也是夏威夷的首都,
很是热闹。我们先参观了一个鲸鱼博物馆,介绍了当年的捕鲸历
史和用具,其中有一些船员们打发时间用象牙做的手工制品挺有
意思的。没想到捕鲸的主要用途就是炼油,一条鲸鱼拖上来以后
就被劈成大块扔到一个巨大的容器里熬,燃料就是一些熬完油的
鲸鱼肉。现在的Lahaina不再捕鲸了,和很多别的有点历史的小镇
一样,一条小街上有不少出名的餐馆酒吧画廊。镇一角还有一棵
巨大的榕树,占地大概有一万平方米的样子,看着象是一片小树
林。这榕树占满了整个街区,要不是四面都是柏油马路,不知道
它现在能有多大呢。我们坐在榕树下吃着冰淇淋。旁边有个手艺
人,用草编各种小玩艺儿,给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一朵草玫瑰。
爸妈回来的时候小女孩兴奋地叽叽喳喳地给他们看玫瑰。榕树再
过去就是港口了,停了不少船,有观鲸的,有钓鱼的,有潜水的。
圣诞是观鲸的最佳季节,就看见一条条小船披着夕阳离岸而去,
远处水面闪亮,煞是漂亮。

发信人: irix (沙), 信区: Shanghai
标 题: 夏威夷游记 5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Apr 8 18:19:28 2002), 转信

Day 5

一大早就坐飞机离开瓦胡岛。岛间交通主要是靠些小飞机,有hawaii和
aloha两个航空公司,$50单程。据说他们要合并,当地人都愁着是不是
会涨价,因为瓦胡岛是文化经济的中心,大家时不时要去那里采购娱乐。
50分钟后我们到达了夏威夷的第一大岛,夏威夷岛(hawai'i),华人又
称之为大岛。这也是夏威夷诸多火山岛中最东面和最年轻的岛(从西往东
越来越年轻),现在还有两大活火山,是美国唯一一个以火山为主题的国
家公园所在地。

我们在大岛的一天行程都由旅行社安排。第一个参观项目是榕树大道,
路边栽满了大榕树,大多是1930年左右栽的。我们在一个咖啡店门口找到
了Baby Ruth(纽约洋基棒球队的传奇队员)种的那棵,算是和纽约有关的。
路的一边就是我们晚上要下榻的宾馆,看上去还不错,另一边是个高尔夫
球场,据说$5玩一天,$30一张月票,难怪大家说夏威夷是退休的好去处。

车又停在一个叫签名树的地方。这个树貌不惊人,叶子有巴掌大小,仔细
一看,叶子特别肥厚又有一层蜡质。不少叶子上已经写着些黄狗爱梁贵妃
之类的到此一游。我左右看看,最早的签名大概是半年前的,不知道是
这树半年就掉了叶子,还是导游那时候才发现了它加了这个项目。据导游
说,当年土著人就是用这个来留言的,特别是年轻人约会又不好意思直说,
就在这种叶子上写,就和我们现在的Post-It(即时贴)差不多。

大岛上有很多农场。我们参观了一个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Macardamia(夏
威夷果)的农场。Macardamia是一种热带坚果,果仁白白滑滑,和巧克力是
绝配,我一直很喜欢,所以听见参观这个农场特别高兴。农场果然很大,
树一排排的无边无际,树下还滚着不少成熟的果子。我在树林里逛了一圈,
又在游客中心买了个大大的芒果Macardamia冰淇淋和一大堆巧克力,满载
而归。

接下来我们的车开始上坡进入今天的主要活动地点,火山国家公园。这个国
家公园就是两个大火山,Mauna Loa和Kilauea。 这两个大火山可都不一般。
如果从海里的山脚算起的话,Mauna Loa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山。
Kilauea呢是现在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无时不在爆发,熔浆还在岛的东南角
直接流进海里 (这个可以坐直升飞机去看,据说很壮观,我们既没钱也没时
间只能割爱了)。我们先到达了位于Kilauea大火山口(Halema'uma'u Crater)
东北角的游客中心吃午饭。整个大火山口周长据说有十多英里,看着就觉得
真大亚。那天看到钻石头火山口的时候觉得已经很壮观了,现在才知道那个
不够大。延着火山边缘有一个环形公路(Crater Rim Drive),我们计划绕着
它转一圈。


不远我们就到了一个熔岩隧道(Thurston Lava Tube)。大岛有一点很有意思
的地方,但是海拔变化很大又有不同时候形成的熔岩,不大的地方什么地貌
都有。这个熔岩隧道就处于一片原始森林里,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蕨类植物
和各种不认识的热带植物。有一种叫会走路的树的,根长长的一丛丛站在地上,
就象很多脚,据说能够在树林里慢慢移动位置。熔岩隧道是熔岩流动冷却后
形成的,据说附近有很多,也有熔岩裂缝之类的,不过要不是导游介绍看着
和一般的溶洞差不多。还是树比较好玩。

离开熔岩隧道我们就往火山中心的方向开去。十分钟的光景,就看着车外从
热热闹闹的热带风光变成荒凉寂静的荒原地貌,然后就是寸草不生的熔岩了。
这个火山近年来还经常有大规模的爆发,地图上的熔岩带就由形成的年份表
示。我们去看了看1983年的那片。要不是有我们自己这些人和车子在,真会
以为到了另一个星球的表面。熔岩有两种。一种是黑色,表面比较光滑致密,
名字很长。另一种是蜂窝状,表面有很多不规则的突起,名字就叫"a'a"(啊
啊),估计原始人赤脚走在上面就这么叫唤。有很多熔岩都有裂缝,也有一
块蹋下去的,下面中空。我试着举起一大块熔岩,还挺轻的。走过去不远就
可以看见大火山口了,原名叫pele's home(火山女神之家),pele是土著语中
火山女神的意思。这在夏威夷土著而言是个圣地,到处都可以看见祭拜女神
留下的东西。整个火山口到处都是地热散出的蒸汽,混杂着硫磺,黄黄的
臭臭的。我跛着脚好不容易走到悬崖边,很深啊,火山口中央有一些密集的
蒸汽口,估计火山活跃的时候那里就都是熔浆了吧。

我们又参观了火山博物馆。比较有意思的是一个地震记录仪,上面显示着岛
上各处的地震情况。原来我们刚刚参观的火山口正在三级地震呢。附近还有
一个天然桑那处(steaming vent)。就是几口井,热蒸汽虎虎的往外冒,站
在旁边做个蒸面倒还真蛮舒服的。我们在旁边发现了几棵野生番石榴(guava)
树,照着导游的指导摘了一些,撕了蒂,带皮一口咬下去,糯糯甜甜的带着
一点清香真好吃。后来有机会吃果汁我也一直找guava的,可惜回到了纽约就
很少见到了。现在想着还有点馋。

发信人: irix (沙), 信区: Shanghai
标 题: 夏威夷游记 4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Apr 8 18:18:46 2002), 转信

Day 4

早上约着是去划独木舟。以前在河里玩过这个,海上是头一遭。
换上了不怕湿的衣服,拿了个水下照相机,我们就出发了。高个
的金发老头Roger又给我们找了一个副船长Sam。Sam长的更酷,特
别壮实,白白的一大丛胡子,胖胖的一个肚皮。Sam看见我们对他
的白胡子很感兴趣,自豪地说,“你们看了aloha购物中心(夏威
夷最大的购物中心,全世界第七)的电视广告了么?有一个是圣诞
特别版,我就是那个圣诞老人亚。"

除了我们四个,还有一个英国来的老头。他特别喜欢玩这个,可
是他老伴脚不好,一个人租船又太贵($125一次,我们五个人就
一人$25),他们就一直在船边上等着,有人来玩了凑个份子。我
们玩的这个叫独木舟冲浪(河里玩的是漂流类的居多),其实我也
没概念这是怎么玩的,但是反正有船长们。我们站在独木舟两边,
听口号一起把它从沙滩推到海里。海水没膝的时候大家屁股一扭
挪进独木舟里,船长Roger在船头叫口号,副船长Sam在船尾把方
向。Sam用的是个特原始的木桨,桨板是个半米直径的圆,看上去
有几十斤,让我想起了说书里的大斧。然后我们就跟着口号划离
海岸,过一会儿又左右换一下桨的位置。这种独木舟旁边还有一
个平衡用的小浮板,中间有弧形的木头连着,重心就在浮板和独
木舟中间,虽然是在海上仍然比我们以前划的那种真正的"独木"
稳多了。海上有不少人在游泳,远处的海面上大多是在玩冲浪的,
或趴或坐的在一块块冲浪板上。我们划了好一会儿,渐渐海面上
没什么人影了,侧面可以清清楚楚看见我们昨天爬的钻石头。
Roger一声令下,我们都停了桨,Sam三下五除二的就把船头转了
180度。然后就是等待。其实第一次我们也不知道在等什么,就
看见Roger和Sam都回头往海里看,我也转头拼命看,就看见一轮
轮的波浪涌过来,又从我们的船下经过往海滩涌去。Roger和Sam
还问,中文里pad怎么说,我们说,‘划。’, stop呢,我们说,
‘停’。我正看波浪的迷惑的时候Roger和Sam一起大叫,
‘花---!花---!’。我们赶紧拼命的划,口号越叫越快,
我正觉得手臂酸的一塌糊涂的时候,又听见‘听! 听!’。竖耳
听听又想了想才明白过来。:) 收起桨来,只见我们的整个船被
驮在白沫里嗖嗖嗖的往前蹿,风忽忽忽的吹在脸上,乘风破浪
怎么一个爽子了得。再往后一看,一个浪的浪峰就在我们的船后,
船就被浪的前峰托着,要不是白沫翻滚,看上去就象静止的一样。
我们兴奋的哇哇乱叫声中,当道的冲浪板一个个赶紧躲开,船
悄然的减速,波浪也在沙滩边了无踪影,原来我们又回到了出
发点。真是快亚。 我们又冲了两次,这下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有更多的时间和Roger, Sam聊天和东张西望的看来看去,惬意
的享受一下冲的感觉,不过就没有第一次那种惊喜了。半小时飞
一样的过去,下了船,我们又和船长们合了影。Roger和Sam又说,
你们不是对那些真的冲浪的人(用冲浪板,不是这个安全的独木舟)
很羡慕么,想不想试试?

我是从来没有想过这次能玩冲浪的。看人家乘风破浪的,只有羡
慕的份,特别是远远的看去,也看不见板,也看不出浪,蓝天里
只见一个人张着双臂飞快的在海平面上掠过,就象鸟飞过一样。
没想到Roger和Sam异口同声地说,你只要会一点点水就可以玩了,
不用是游泳高手。听的我心里痒痒的,大家就约着回去换了泳装
过半小时再来玩。回来的时候只有我们俩,同行的小夫妇晕船了
不舒服,这样就一带一,Roger带我lg,Sam带我。这也好,看着
Sam的大块头,估计要救我的话小菜一碟。

Sam按我们的体重搬来了两块冲浪板。先是一些基本动作的岸上练
习。先趴在冲浪板,人要在中线上偏后的样子。用一根长绳子一
头系在冲浪板的尾部一头系在右脚踝上。到了合适的时间,一声
令下拼命划水,再一声令下一下子蹦起来成弯膝的姿势,手抓着
冲浪板的两边,迅速把两脚踏上,放手站起来。其实力气大的话
一个立卧撑就可以了。练了几遍纠正了动作以后我们就趴在冲浪
板上,划水,出发。


要划到远处冲浪的人聚集的地方对我来说可不容易,划着划着就
看见Roger和lg已经在很远的地方了。Sam游回来说,抓住我的脚
踝。哈哈,这下我们就唰唰唰的追上去了。游的足够远了,就学
着大家的样骑在冲浪板上。Sam和Roger都往后看。一个个浪过来,
旁边自己玩的人有的就出发了。这里大多是初学者,所以每有一
个人成功地站在浪头上冲向沙滩的时候大家都一起叫好,当然更
多的是狼狈的摔下来或者没赶上浪头只能再趴下的。Sam就教育我
说,选浪头就象找男朋友。要有耐心,不能看见好的就试试,试
多了就累了有再好的也试不动了。但真看见很好的,也千万不能
放过。:) 聊着聊着,忽然,Sam大叫一声,’Go!’。他猛的把
我的冲浪板往前一推,我就听见一旁水虎虎的声音,也顾不得什
么,就照着先前学的拼命划水。又听见Sam叫"Jump!",我就手忙
脚乱的跳起来,好不容易伸开双手站起来,整个人就往左面倒去,
啪踏就掉水里了。刚下水的时候还真有点怕,我想,离Sam已经
有上百米了吧,不知道我淹死前他能不能游过来。刚想呢,脚
就触到珊瑚礁了,原来这里的水也就两米多深。我一高兴,一
蹬腿,就回到水面上了。冲浪板就在不远处漂着,我游过去,
抓住冲浪板,这下心里就踏实了。在Sam的远程指挥下我把冲浪板
翻了个个,爬上去,游回了出发点。我挺郁闷的。不远处Roger正
表扬ld第一次就成功了,Sam就安慰我说,作为一个不怎么会游泳
的,我表现的很勇敢。:) 这时一个中年男子也游到旁边。Sam介
绍说我们换衣服的时候这个Tom也跟着他们玩了一次独木舟。
Tom是自己来学冲浪的,一直失败到现在。Sam评价说,他就是看
浪不准,又划的不够快,所以浪老是在他下面就过去了。他跟我们
一起至少可以让Sam来看浪叫口号(后来他还是老不成,看见连我
都成功了,下了决心和Sam约好下个钟点跟他学)。第三次我成功了,
主要就是站起来的时候平衡的感觉,虽然我站的有点战战栗栗,
害怕与兴奋混在一起。然后就更轻车熟路了。有一次有三个人去
追同一个浪,ld在我左面,一个小孩在我右面,我们都站了起来
高兴呢,我的板就和ld的快撞上了,ld为了让我啪踏跳水里了,
一会儿小孩也掉水里了,就我一个很得意的冲了很远,回来被Sam
和Roger都一阵夸。还有一次我和一个人快撞上了(那个地方实在
有点挤,估计是因为一大片浅水,初学者都凑这里来了),那个人
很霸道的把我一推,我蹭就飞出去了。这次比较惨,飞的比较远,
从水里钻出来的时候我傻眼了,冲浪板不见了。我可只会游十米。
结果折腾了一会儿还没看见板只能屏口气沉下去了,蹬了一脚再
上来,还没有。我忽然想到那个脚上的绳子。Sam嘱咐过,要是板
漂远了可以拉绳子把它拉回来。但是千万要轻轻的拉,否则绳子
会断。这次沉下去的时候我就弯腰轻轻拉那根绳子,心里盼着它
可千万不要在我刚才飞出去的时候扯断了。幸好,这次浮上来的
时候已经看见冲浪板在向我慢慢漂来了,又是捡回命的感觉。

玩好了人累累的又特别兴奋,和Sam, Roger合了影,答应他们要
是再来夏威夷就再跟他们学学。看了Tom的例子我就知道要是没有
Sam看浪的本领和奋力一推,我的速度是怎么都赶不上浪头的。

这次冲浪就留下了一个毛病。我游泳的时候划伤了大脚趾,
hiking的时候伤口又绷的更深了,冲浪又是很用大脚趾的(那个一
下子蹦起来的动作),又是水泡着,下午就肿了,第二天更是肿的
一塌糊涂,最后挂了急诊,回了纽约后还看了几次医生做了个门诊
手术吃了无数天的抗生素才完事。不过想起来这个做梦也没敢想的
冲浪都玩了就乐。:)

下午是参观波利尼西亚文化村 (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
PCC)。玻利尼西亚文化指的是太平洋群岛的文明,主要包括大溪地
(Tahiti),菲济(Fiji),萨摩亚(Samoa),汤加(Tonga),新西兰
(New Zealand),Marquesas(一个已经失传的文明)和夏威夷。文化
村里有各个小村,都有一些歌舞,手工之类的表演,也有学着做这
个那个的和一些游戏。我很喜欢跟着学这学那的,但那估计得来两
个半天(PCC上午不开,因为大多数演员导游都是当地摩门教大学的
学生,半天上学半天工作,PCC的收入也主要给这些岛国上的学生
提供奖学金用〕,主要参观了表演,走马观花的到处看了看,还和
看见的美女帅哥们合了影。有一个萨摩亚勇士表演钻木取火做椰奶
爬椰树的特别逗,还有一个汤加的敲鼓表演也很有意思,后来才知
道这俩位都是为数不多的职业演员。晚上有一场大型的歌舞表演
"地平线 (Horizon)",有各民族的歌舞和火啊刀啊的表演,比别的
任何Luau都好上很多。

发信人: irix (沙), 信区: Shanghai
标 题: 夏威夷游记 3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Apr 8 18:08:14 2002), 转信

Day 3

今天早上自由活动,早早就兴奋地醒了。把旅馆里的一本
瓦胡的旅游介绍看了一遍。这次出游前没有时间多准备,
很多资料都是这样在夏威夷看的。发现一个叫钻石头的地
方就在waikiki海滩最东面的尖角处,徒步就能走到。那
里是一个死火山口, 一圈山象个戒指似的,临海处特别高,
就象戒指上的钻石。

吃了早饭我们就出发了。在旅馆门口坐公交汽车三站就到。
事实证明这是个很破的主意, 车说是半小时一班, 但我们
等了快一小时,走都走到了。到了钻石头纪念公园先是一
个上坡,不久走过了一个隧道,糊里糊涂之间发现我们已经
走到了火山口(crater)的正中。然后大概用了30分钟爬到
钻石头上。其中有两段隧道,大约两人宽,漆黑不见五指,
只能一边走一边发出点声音,免得和对面来的下山的人撞
上。然后又是一段螺旋楼梯,就从钻石顶上钻出来了。这
个钻石上算是当地的最高点,可以看见俯瞰太平洋和两边
的海滩,(西面就是waikiki,北面的海滩不知叫什么名字),
和honolulu城的全景。蓝天白云衬着海水一层层的绿,很
是赏心悦目(天还是和西藏没法比,不过比别的地方都蓝
了)。夏威夷的天气真是得天独厚的好,因为地处太平洋中
心,又正好有暖流常年通过,每年的气温都在华氏60-90度。
徒步旅行完了回去还有点早,我们又在waikiki旁边散步,
看见有玩独木舟的,坐七八人的那种。旁边站了一个褐色
皮肤批着金发的高大老头。他说不会游泳也没问题,把我
们乐的,(我只能游5-10m的水平,还有一个朋友根本不会
游), 就约了个下午四点半的。

下午是旅行社安排的小环岛游。其实根本不是环岛,是环
岛的东南一块游一游,sample一下几个海滩,有的胜在沙
质细腻,有的常年有风(适合冲浪,帆板,游泳会累死的),
还有个靠海的火山口蹋了一边的Hanauma Bay, 中文叫恐
龙湾,水浅又清,scuba和snorkel的好去处亚。反正就是
旅行社那种到处都看一眼的游法,好处是下次再来就知道
可以直奔哪里了。周围海里有很多小岛,有一个叫中国人
的帽子山的,倒是长的活灵活现的一个斗笠。还有个挺普
通的小岛,导游说是一对Robinson夫妇买下来的,大家不
能去玩,我们就多看了几眼。在白沙滩附近就是当地原始
土著住的地方。血统纯正的土人要住在那个相当于印第安
人保留地的区域里就可以拿到政府的补贴, 每月两千美金
浏览 P.2(64%) (^Z)求助 →↓ [PgUp][PgDn] [Home][End]的样子。很多这样的土著 就天天在那个附近的海滩上晒太
阳,烧烤,游泳。我们导游是羡慕的紧,但哪怕入赘都不
够格领补贴,只能作罢。

最后是去大风口,就是瓦胡岛东北一侧的山脉里有个山口,
那里风一直忽忽忽的吹。当年日本人就是从这里低飞掠向
珍珠港的。这也是个著名的古战场,当年瓦胡岛的土著败
军就是在Kamehameha军队的火枪口下从这里一个个跳下去
的。

司机要送几个游客去坐我们昨天坐的游船,赚回扣吧,结
果我们回旅馆就晚了。我们急匆匆地跑到独木舟老头那里,
可是已经太晚不能出海了。我们说就改明天早上吧,老头
欣慰的答应了。看来旅游业是受打击很大,怎么说这也是
一年客流最旺的季节亚。根据我们听到的各种说法,今年
的游客量是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航空公司削了这么多航班,
结果都订完了,也不知道少削一点。)我忽然恍然大悟,以
前一直听说waikiki沙滩象插蜡烛一样的拥挤,我来了以后
就琢磨着还不错亚,游泳也游的开,现在想想人数要是乘
个三那不就够挤了么。

晚上买了两张国产草席在沙滩上躺着,月亮很亮,远处的
草裙舞表演(luau)传来歌舞声,睡着了。

发信人: irix (沙), 信区: Shanghai
标 题: 夏威夷游记 2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Apr 8 18:00:42 2002), 转信


Day 2。

第二天早上的活动是参观珍珠港和市容。 这个旅行团
基本上每天只安排半天行程。我们前三天都住在O'ahu岛上,
这个是夏威夷群岛(共两百多个,其中有八个
住人的岛)的第三大岛,也是最繁荣的岛,里面就有著名的
Honolulu市。

大早起来行李还没来,我们就去ABC store采购衣服鞋子之类。
ABC就是象7-11类型的便利店,规模稍大一点,还有些衣服海滩
浴巾游泳圈之类在夏威夷必须的东西,都很便宜,店也开的满街
都是。

珍珠港的地理位置倒真象一个蚌里的珍珠。先看看外面的风景
和一个纪录片,然后就参观Arizona Memorial。纪念馆横跨在当年被打爆了
弹仓沉没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上方,沉船锈的和Titanic一模一样,还有很多
热带小鱼游来游去。船的油舱还在漏油,过几秒种就有
一滴油浮上水面,慢慢散开。(pic)据估计一大半油还在舱里
不知还会持续多久。

接着我们坐车去唐人街逛了一圈。很小,就三条街宽四条街长的
样子,因为是圣诞夜大家大肆采购的缘故,挺热闹的。 夏威夷的
移民历史颇有意思。英国开始在这里建了很多甘蔗园(那时候
欧洲糖是好东西,据我们导游的说法,就是头疼了
就吃他一瓢糖,肚子疼再吃一瓢糖),当地土著人数不多,就
去最近的日本找了一些劳工来种地。 那些日本人都
勤俭持家,攒下了些钱都自己买地,很快都不做苦工了。
于是又来了一些中国劳工,可是中国劳工也很快都买了自己的
地。最后就找了一些菲律宾劳工。 现在夏威夷的人口就主要由
日裔,华裔,菲裔和土著组成。

很快就来到了当年的王宫。 王宫的马路对面是一尊
统一夏威夷的国王Kamehameha的纯金雕像。 两百多年前
夏威夷的几个岛上都有各自的酋长,最大的岛(hawaai island)
还有南北俩酋长,大家都很原始,打来打去谁都赢不了谁。 这个
Kamehameha认识了一个探险的英国船长,信了基督教,因而获得了
英国人支持,就是很多火枪大炮。 以后的统一战争当然就是一边
倒了,一面还用长矛呢。有些战争很是惨烈,留下了'血河镇',
'咦嗷谷'(I'ao是叫疼的声音)之类的名字。

王宫算是美国境内唯一一个帝制的遗址。那个王朝最后成了美国
托管者的傀儡,过了几十年终于有了一个民选国王居然就被迫退位了。
据说王族的人都搬到了一个岛上过着传统的生活,游客是不能随便参观的。
王宫的花园里有一棵很大的榕树,已经长出了几十丛气根,每丛
都直径三米以上,俨然一个小树林(pic)。 后来听说这些榕树都是
当年中国移民带来的,因为夏威夷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榕树都长的
特别快。

上午的最后一站是一个华人首饰店,主要卖一些太平洋出产的珍珠珊瑚饰品。
导游说可以讨价到四折,我们费了好大口舌才完成了这个目标。 不过
后来在别的首饰店看看好象斩的更凶。 :)

整个下午我们就泡在Waikiki Beach的海里了。 海水很干净,很咸但
一点都不腥。漂在海面上晒晒太阳,实在是很惬意。 唯一的问题是
waikiki beach是个人工beach(后来才知道的),游出防波堤外面好大一
片居然都是很浅的珊瑚礁,结果脚就划破几处,留下了一点潜患。
要是你们去的话就别出挡波堤,或者去远一点的几个beach (waikiki
唯一的好处就是在旅馆区的一侧)。

晚上去了海上日落晚餐,就是坐一个游艇在太平洋上绕着O'Ahu岛的南面
开一会儿。船上有一些传统歌舞表演,还可以,不过和后来在玻利尼西亚
文化村看的表演不是一个档次的。 歌舞的后半段有让观众学草裙舞
和一起跳跳火车啥的,和国内的舞厅结束的时候一样。 :) 有意思的是
回去的车上碰到一个高中同学,都八年没有联系了。后来发现我们还住
一个旅馆里。 世界真小亚。

发信人: irix (沙), 信区: Shanghai
标 题: 夏威夷游记 1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Apr 8 17:57:49 2002), 转信

Day 1

12。23一大早的飞机, 前一天晚上我们的西藏旅伴来纽约玩,
我们就大吃大喝到半夜,睡了一个小时就坐车去飞机场了。
这是我们911以后第一次坐飞机,提前了两个多小时排队
才刚好准时上了飞机,可坐了两个还没动静。听说是有人托运了
行李但失踪了,只能傻等。 出师不利亚。

糊里糊涂的飞机到了Mininapolis。 下飞机傻了眼, 我们
要转的机十分钟前刚飞走。 郁闷的去找西北,又被告之当天
所有的票都给订满了(而且都是over booked),
只能给我们订第二天直飞夏威夷的票,faint。我们强调说
第二天在夏威夷的活动都安排好了,那个人同情的看着我们说,
那你们今天下午去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位子空出来,不过估计没戏。

我们只能报着试试看的心情。可是居然还要再过安检,
饿着肚子排了两个小时队,匆匆吃了一些Burger King就去
试运气了。 很郁闷的看着一个个兴奋的人登上了去夏威夷的
飞机,心里琢磨着一个超卖的航班要一下子空出四个位子也
太神奇了。 那个柜台的女人很不耐烦的让我们
到一边站去。 一会儿她又和一个中年男子争了起来, 说:
"要么你现在上去,要么就别上去。" 飞机起飞的时候到了,她
忽然问,哪四个在等位子? 我们兴奋的走过去的同时那个
中年男子开始大叫不能这样对待他们。原来他一家人在吃匹萨, 他看着
时间到了急着赶过来,但是他俩孩子的还没烤好。 说着
他老婆拿着盒匹萨也赶了过来,估计只有俩孩子还赖着不来。
我们赶紧就走上飞机了,连登机牌都没有,那个检票的
说你们看空位就坐。 这时候真想抱抱她。:) 上了飞机觉得象做梦似的,特别是
倒霉了半天以后, 想起居然有这么四个更倒霉又活该的忍不住
要乐。不过那个老爹实在是挺可怜的。

这一折腾我们比预期的还早了三个小时到了夏威夷的Honolulu
机场。行李要第二天才到,不过这不能破坏我们的好心情。导游特别惊讶我们
怎么能早到了,幸好机场离城市不远,他一会儿就开车把我们
送到了旅馆, Queen Kapiolani Hotel,在著名的Waikiki Beach
的尽头。 晚上吃了一顿旋转寿司,沿着海滩走了一会儿。 除了
旅馆,这一带都是欧美名牌专卖店。原来日本的东西
太贵,很多日本人就飞到夏威夷来烧瓶。

Tibet: Kids

http://geocities.com/irix_2001/photo/T25kangbakid.jpg
Sigma24mm, Sunny22, f4.0, RVP,

KangBa is a very mysterious sub-nation in Tibet.
Even our Tibetan driver thinks that they are more
barbarian. But those KangBa kids we met were as lovely
as others. btw, they were so excited partially because
everyone got a Dove chocolate.

Actually i brought 1 kg BigWhiteRabbit
candies as gifts, and 1 kg Dove black as our own
snack. Sometimes we gave them chocolates
and found they were more excited. Guess they
never see and try chocolates before.

If you heard their (these two kids) laughs
when eating the chocolate, you would be sure
they do love it. I won't forget the laugh.
Pity that I didn't bring a recorder. :)

this will be a backup of some old posts.